為什么會長脂肪粒?
首先,何為“脂肪粒”?這個詞兒只在美容領域和生活領域出現,因為如果放在醫學上,就太不嚴謹了,因為它絕不單單是“脂肪長成了粒狀”。
簡單地來描述一下兒吧,它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,約針頭般大小,看起來像是一小個白芝麻,一般在臉上,特別是女性的眼周。從醫學角度而言,有兩種可能,一是粟丘疹,或是汗管瘤,但大多數是指前一種,因為后一種要大一些,顏色也不是白白的,已經算是一種良性的腫瘤。
還真不是眼霜惹的禍
而粟丘疹,也就是脂肪粒,被很多人歸結為是眼霜惹的禍,其實真沒那么簡單。它的起因多是皮膚上有微小傷口(這些傷口肉眼不可見,很可能是磨砂甚至風塵引發的),而在皮膚自行修復的過程中,多余的修補成分就會生成一個白色小囊腫。
另一種可能是由于皮脂被角質所覆蓋,不能正常排至表皮,從而堆積于皮膚內形成了一顆顆白色顆粒。眾所周知,眼睛周圍是全身最薄的皮膚,約0.07毫米,又沒有皮下腺,不能很好地進行新陳代謝,加上人眼一天頻繁眨動,特別容易缺水、干燥、疲勞,所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出現堵塞問題。
那在這個過程中,眼霜有可能會增加肌膚表層厚度。同時,很多女性在使用一些營養型的眼霜時,常常不進行按摩,直接將眼霜涂抹在眼睛周圍,致使營養物質沒有被全部吸收,這些殘留物堆積在毛孔里,就更加讓皮脂排不出,加重了顆粒的形成。因此,此時的眼霜可以算做一個誘因,但主導仍然是肌膚自身的問題。
以上兩個觀點最有利的證據是,脂肪粒可不只是出現在女性臉上,連男性和嬰兒也會長噢!因為男性往往疏于護理而角質層過厚,嬰兒肌膚則是太過細嫩易受傷害。
兩難選擇,怎么辦?
那么現在問題就來了,角質厚了堵出脂肪粒,清潔過了產生小傷口“修復”出脂肪粒,到底怎樣才是合適的尺度呢?首先,內部原因必須控制。如果近期身體內分泌有些失調,致使面部油脂分泌過剩,再加上皮膚沒有得到徹底清潔干凈,導致毛孔阻塞,就容易形成脂肪粒。因此在這個階段,要特別注重清潔。
其次,面部磨砂產品或深層清潔產品的選擇。在干燥的季節,面部磨砂最好在有熱蒸汽的環境下進行,這樣肌膚潤滑足夠,不會輕易劃傷,且磨砂微粒融化得更快,減少刺激。并且在成分上,也應以化學磨砂為主,即可全部融化掉的,不殘留小顆粒的為好。
眼霜在干燥季節是必須的,可太薄了效果不明顯,太厚了又擔心脂肪粒,建議以按摩來促進吸收,減少表層殘留。
日本著名美容大師田中宥久子的塑顏按摩手法簡單有效,就很值得推薦。先將適量眼霜勻稱點在眼周,而后以雙手的中指指尖從外眼角開始,經下眼瞼移動至內眼角,再向上直至眉頭,然后再沿眉骨下方慢慢向外眼角移動。整個過程中要適度施壓,但不能感覺到疼痛為好,同時保持手指不離開肌膚,并且只橫向平緩滑動。手指最終在太陽穴停下,再次施壓,感覺微酸后停住三秒,再向下經耳前移至鎖骨。重復幾次,直至產品被八成吸收掉為止。
挑掉脂肪粒,是個小技巧!
對于已經長出的脂肪粒,還真不可能等它自動消退,只能依靠外力。如果覺得去專業美容院費時又花錢,可以學著自己解決。原則是一定要輕和淺,因為一旦傷及真皮層,就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復原,反之如果手法正確,三天就可以恢復平整且沒有色素沉著。
方法是拿粉刺針針用酒精消毒,而后用針尖慢慢地將脂肪粒的邊緣挑破一點,用干凈的圓環端輕壓粉刺粒,將里面的白色濃粒拱出來,然后再用棉簽沾點酒精在傷口處消毒,這步很重要,因為傷口受了感染就容易留疤。并且在接下來的兩天,一定要讓傷口避開高油分的護膚品,只以爽膚水和乳液保持適度滋潤就好了。